集团公司按照分灶吃饭、模拟市场、独立核算原则,坚持法治化、市场化、公司化方向,倒逼各经营主体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、自我发展。
进口煤方面,近期欧洲等地需求较差,外矿和贸易商不得不向中国出售或者转卖部分过剩煤炭资源,中国电厂采购需求有限,国际高卡煤价下跌幅度较大。该文章判断,五月底、六月上旬,煤价下行速度可能会加快,预计此轮煤价要跌至800-850元/吨。
低价进口煤来势汹汹业内人士表示,2023年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,国内能源需求旺盛增长,同时国际煤炭价格下降也促进了国内煤炭进口增长,这就导致国内开年一季度进口量翻番的景象。根据文华财经数据显示,大商所焦炭自3月14日开始便开启下跌模式,在接近两个月内的时间里跌幅达32%,截至发稿时报1938元/吨,焦煤跌幅也同样较大,近两月跌幅为37%。他还表示,除此之外,在3月进口俄罗斯炼焦煤276万吨,同比增长93%,环比增长39%;进口美国炼焦煤53万吨,同比增长46%,环比增长71%,两国进口量均呈现高速增长。近日,鄂尔多斯煤炭网发文表示,大秦线检修结束后,港口和电厂库存加快积累,下游采购积极性下降,动力煤价格稳步回落。因期货流动性严重不足,建议观望。
另外,环渤海港口少许煤垛出现自燃,部分贸易商加快抛货,煤价呈现摧枯拉朽式的下跌。据4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4月份,生产原煤3.8亿吨,同比增长4.5%,增速比3月份加快0.2个百分点,日均产量1272万吨。国内北方港口4500大卡、5000大卡、5500大卡平仓价分别为:2022年4月29日:870、1005、1185(元/吨);2023年4月28日:775、896、1003(元/吨);今年较去年同期不同热值煤种每吨分别低了95、109、182(元/吨)。
但眼下虽有通缩的迹象,但国际的通胀压力依然严峻,美联储今日再次加息,使得煤价大跌的可能也不复存在。今年,在国际煤价大幅跳水情况下,国内煤炭的供应又远超需求的增速,致煤价像去年那样疯涨的局面难再现其次,印尼斋月结束后,市场供应增加;加之俄罗斯煤出口增多,而澳煤也逐月增加,进口煤对沿海市场的冲击会增强。首先,国内煤炭供应端维持高位,煤矿开工率稳中有升,产量将维持高位。
在高供应、高库存以及低需求的影响下,动力煤市场供需关系延续宽松局面,期间价格虽有短暂反弹,但是不改下跌模式。大秦线恢复后,调进增多,将加剧市场供大于求压力。
在利空因素主导下,市场挺价信心不足。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两次跌至1000元/吨的位置,随后止跌上涨。再次,大秦线检修期间,环渤海港口库存去化不明显,除了秦港以外,其余港口存煤不降反增。与此同时,煤矿开工率维持高位,叠加进口煤数量超出预期,供应端将继续保持宽松,预计五月上中旬,市场依然承压下行,煤价有可能再次跌至980-990元/吨一线。
五月下旬,随着迎峰度夏之前,电厂积极存煤,非电行业加快生产,煤炭市场将明显转好,煤价止跌反弹顺理成章。非电方面,建材、化工等产品价格持续下跌,多维持刚性采购,提库意愿偏弱。短期来看,煤炭市场供应与需求的增量差不多;但受进口煤大量涌入影响,改变了本应供需平衡的市场格局,大秦线恢复正常后,环渤海港口压港或持续化,使得本来就供大于求的煤炭市场继续承压,市场难改偏弱格局。受此影响,煤价涨跌幅度较小。
目前,终端电厂补库意愿偏弱,需求端支撑不足;电厂日耗虽有提升,但不足以改变市场格局,采购需求难有实质性改善。那么,五月份的行情是否会继续延续低迷走势呢?煤价能否再创新低呢?目前,不论是产地,还是中转港口、下游终端,各环节库存均在高位,市场运行明显承压。
环渤海港口方面,虽然受大秦线检修和多数时段发运倒挂影响,市场煤发运量有限;但在消费低迷和海运进口煤的联手冲击下,下游采购量持续收缩,且采购释放缺乏连续性和集中性。大集团在假期下调外购价,主要原因是利用假期来淡化下调影响,消化市场下行风险。
产地方面,煤价继续呈现弱势维稳态势,在小范围内出现涨跌互现的局面,整体调价幅度不大。第四,电厂库存偏高且有长协煤保障,对市场煤的采购意愿偏低。四月份,尽管有大秦线检修、铁路调进减少这一强有力的支撑,但对煤炭市场转好似乎帮助不大;那是因为,需求旺盛才是市场转好的关键因素短期来看,煤炭市场供应与需求的增量差不多;但受进口煤大量涌入影响,改变了本应供需平衡的市场格局,大秦线恢复正常后,环渤海港口压港或持续化,使得本来就供大于求的煤炭市场继续承压,市场难改偏弱格局。环渤海港口方面,虽然受大秦线检修和多数时段发运倒挂影响,市场煤发运量有限;但在消费低迷和海运进口煤的联手冲击下,下游采购量持续收缩,且采购释放缺乏连续性和集中性。产地方面,煤价继续呈现弱势维稳态势,在小范围内出现涨跌互现的局面,整体调价幅度不大。
目前,终端电厂补库意愿偏弱,需求端支撑不足;电厂日耗虽有提升,但不足以改变市场格局,采购需求难有实质性改善。在高供应、高库存以及低需求的影响下,动力煤市场供需关系延续宽松局面,期间价格虽有短暂反弹,但是不改下跌模式。
四月份,尽管有大秦线检修、铁路调进减少这一强有力的支撑,但对煤炭市场转好似乎帮助不大;那是因为,需求旺盛才是市场转好的关键因素。与此同时,煤矿开工率维持高位,叠加进口煤数量超出预期,供应端将继续保持宽松,预计五月上中旬,市场依然承压下行,煤价有可能再次跌至980-990元/吨一线。
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两次跌至1000元/吨的位置,随后止跌上涨。非电方面,建材、化工等产品价格持续下跌,多维持刚性采购,提库意愿偏弱。
首先,国内煤炭供应端维持高位,煤矿开工率稳中有升,产量将维持高位。再次,大秦线检修期间,环渤海港口库存去化不明显,除了秦港以外,其余港口存煤不降反增。第四,电厂库存偏高且有长协煤保障,对市场煤的采购意愿偏低。受此影响,煤价涨跌幅度较小。
大集团在假期下调外购价,主要原因是利用假期来淡化下调影响,消化市场下行风险。在利空因素主导下,市场挺价信心不足。
那么,五月份的行情是否会继续延续低迷走势呢?煤价能否再创新低呢?目前,不论是产地,还是中转港口、下游终端,各环节库存均在高位,市场运行明显承压。五月下旬,随着迎峰度夏之前,电厂积极存煤,非电行业加快生产,煤炭市场将明显转好,煤价止跌反弹顺理成章。
大秦线恢复后,调进增多,将加剧市场供大于求压力。其次,印尼斋月结束后,市场供应增加;加之俄罗斯煤出口增多,而澳煤也逐月增加,进口煤对沿海市场的冲击会增强
同时,近日,山东也印发通知,在全省正常生产建设煤矿及其上级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,坚决防范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。政策方面,山西省,根据预测,2023年汛期,山西省部分地区暴雨过程和日数略多,可能出现阶段性洪涝灾害和次生性地质灾害。且当煤矿井下出现煤层变湿、挂红、底鼓、淋水加大(含砂)等透水、突水、溃水征兆, 井田及周边地面积水坑水位突然下降并溃入井下,暴雨、洪水等自然灾害预警等级为红色(一级)、橙色(二级),露天煤矿遇到暴雨、8级及以上大风等特殊天气,以及边坡出现明显沉降、变形加速、裂缝增大或贯通、大面积滚石滑落等滑坡征兆等征兆情形时,必须及时撤出危险区域作业人员。今日,北港煤价与节前最后一天保持一致,但实际上市场今日,几无买方询货问价,卖方报价的现象,市场整体较为安静,五一节刚过,市场看跌、看涨情绪都有,但市场尚未明朗,贸易商今日也多保持观望,北港市场都在等待一个信号。
下游需求市场,虽然电厂检修季已基本结束,电厂日耗开始缓慢回升,但在长协保供支撑和进口煤的补充机制下,电厂市场煤采购意愿不强。5月4日北港煤价参考如下:5500大卡:1005元/吨5000大卡:898元/吨4500大卡:775元/吨。
数据显示,一季度,国内原煤产量加煤炭进口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.59%,而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了2.31%,煤炭供速较需求增速明显加快。今日,产地市场偏弱运行,拉运车辆稀少,主体煤价再次回落,其中以陕西地区降幅较为明显,需求整体还是偏弱。
近日,山西省下发《关于做好2023年度汛期煤矿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,5月底前面开展汛前煤矿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。五一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,煤炭市场维持着不愠不火的状态,产地拉煤车辆较少,北港市场也静悄悄。